不知不覺間,有好幾個月沒有更新這個blog了。
也不知道有沒有人來看,但也罷了,當初成立這blog時,也沒有想過會不會有人來看,只將它當作為生活的紀錄。
最近發生了許多事,大部分都令人懊惱得很,家家有本難諗的經,很多事都只好藏在心中,一一自己去承受。小時候我常因家庭的問題暗自在床上哭泣,但不知從什麼時候,我不再哭了,可能淚水早已留乾了,又可能我的心態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,亦可能是習慣了。從那時開始,我便不相信愛,不相信家庭,對朋友同學很多時都有所保留。
環境令人堅強。尼采在書中對我說”If it doesn’t kill you, it makes you stronger.”只要你咬緊牙關,當難關捱過後,你總會有所得着。現在,我不會讓自己哭,因為哭是不能解決任何的問題。我不會哭的同時,也忘記了如何去笑。對著家人,對著朋友,我常在他們面前笑,在任何難關上,也是如此。也許不我想他們去擔心,又我是藉此告訴自己我是不會放棄的。自強不息,我一直本著這四個字去做人。如果有一日,我能夠毫無保留去擁著一個人去哭,這個將會是我最信任,最令我感到幸福的人。
還記得初中的時候,我常看愛情小說,當時的我對愛情充滿了憧憬,我希望能夠找回童年所失去的東西。這種憧憬持續了三年,後來我明白到原來小說的一切去現實都是不一樣的。當憧憬破滅了,我便不再去追尋愛情﹐因為我明白到在找到愛情之前,你必須先找到自己,所以從當時直到現在,我不斷地閱讀,希望從書中找到自己。看書,就是由作者的眼去看世界。Steve Jobs曾經這樣說,”people always don’t know what they want” 。很多人對自己並不認識,因為很多時候人都受世俗的價值觀所影響。靠著書本,我們能在書中每一塊碎片找回那一直沉睡的忖v,喚醒自我。當人真正認識自我,找會知道自己所追求的什麼,愛情便是將這個自我擴大的其中一個方法。但如果你還沒有找到那個內在的自我,我所擁有的愛情只是徙有空殼。
我問自己,我到底是什麼時候想成為一位獸醫。還記我幼時一直很想要一隻狗作為寵物,為什麼不是貓呢? 我想可能受的我的細姨所影響。記得我少時候,我常走到細姨家找表哥玩。細姨常在我和表哥面前講她以往養狗的事。我想就是因為這令我愛上了狗,記得我中一的時候﹐我養第一隻狗,當時我真的很興奮,我將牠當作我的弟弟一樣的去適心照顧,相信那一段最常笑的一段時期。我經常攬著牠,每當有什麼令人難過的事,我都會扭著牠去哭,跟牠傾訴,狗就是這麼有靈性,牠好像知我痛心,會回頭舔舐我的淚。我好像從小便對”家人”有種莫命奇妙的疏離感,有很多事我寧可跟狗說也不會跟父母說。起初我以為其他小孩也是一樣,十分正常,後我發覺原來我身邊的朋友常跟他們的父母傾訴心事,當發現這個事實後,我便常問我自己為什麼我跟他不一樣,為什麼我從來沒有父母對過任何關於我的事,無論在學校,或在朋友之間發生的事。為了明白那個原因,那幾年我常常讀心理學和哲學書籍,希望從中得到啓發。當時一些不明白我的同學便會暗地裡說我裝高深,就只有那些真正認識我的人才明白我不是這一種人,我亦不多作解釋。後來有一日我終於明白了到底是什麼原因,十六七年來我一直處於一個面臨裂的家庭,就好像住在一橦快要倒蹋的大厦,那種不安全的感覺充斥着我的童年,我完全不敢觸碰這橦大厦,我害怕一經觸碰便會破壞整個微妙的平衡,整橦大厦便蹋下來,對於小時候的我,我的整個世界便是這個家庭,所以我寧願保持現狀。在心理學上,這現象是一種學名叫”absolute terror field”的東西。隨住長大,經歷多了,我的世界不再只有家庭,那種恐懼的感覺漸漸變成疏離。所以我常對自己說,他朝一日我組織家庭,我絕不會重蹈父母的路,因為我很明白如果一個孩子在這種家庭成長會是多麼的痛苦。
續(我的人生如無意外應該會繼續的吧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